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199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0673321
蚤类的种间杂交及其分类学意义(三)近代新蚤×曲棘新蚤
http://www.100md.com 叶瑞玉;张自建;热孜万;张金桐;于心
    参见附件(123kb)。

     叶瑞玉;张自建;热孜万;张金桐;于心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1998 1

    关键词:蚤类;种间杂交;分类学意义

    本文报道近代新蚤东方亚种(NeopsyllapleskeiorientalisIoffetArgyropulo,1934)和曲棘新蚤(N.teraturaRothschild,1913)的杂交结果。试验设正交、反交和子代自交三种组合。以平皿湿滤纸法培育出裸踊,在蛹期即将雌雄分开以获得单性成虫,保证了亲代在用于杂交前同种蚤两性间无交配。以雄性第9腹板后臂鬃的形态,第8腹板形状和鬃序以及可动突形状作为判定杂交后代归属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正交和反交组都产生了F1和F2代。F1多呈中间型,F2在正交中趋于N.t.型,在反交中则趋于N.p.型。上述结果表明两亲本蚤杂交可育,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而并非两个不同的蚤种。但从杂交过程中发现,产生F2代所需时间较长且数量较少,说明二者之间已有相当程度的分化。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CAJ附件(123kb)